转眼又到年底。2015这一年真可谓多事之秋。国内从宏观经济下滑,到股市6个月内经历大牛市变股灾的一场“中国梦”,到救市“国家队”主力被查出巨大金融腐败,最后以一场让人无奈、无计可施、也无人能逃脱的严重雾霾收官。国际上也没消停,油价跌破40美元并且全无好转迹象,希腊政府几近破产的危机,中东局势恶化,ISIS势力不断扩大并制造骇人的恐怖袭击,叙利亚难民问题突出。美国看似一枝独秀,但经济增长乏善可陈。美联储7年来第一次开始加息,会否加剧新兴市场资本流失引起债务危机尚未可知,未来市场吉凶未卜。

浪奔,浪流,淘尽世间事

同时感觉四处的“人气”倒是很旺。朋友们一边在朋友圈里转发着各种金融骗局、P2P跑路的帖子,一边谨慎又不失热忱地寻找下一个能点石成金的项目,下一个资本将会聚集的“风口”。毕竟,“时势造英雄”。索罗斯说:“经济史是一部基于假象和谎言的连续剧,但它铺平了积累巨额财富的道路。做法就是认清其假象,投入其中,在假象被公众意识到之前退出游戏。” 2015年,我曾经不止一次,听到新闻后心生感慨,想起《上海滩》里那首歌“浪奔,浪流,淘尽世间事,浪里分不清欢笑悲忧”。那个时代的跌宕起伏、巨擎的破灭和新一代传奇的诞生仿佛魅影,隐约表达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现实中。我们正处在乱世的漩涡中吗?

原来世界从来就是这么乱的

昨天跟朋友老程约了喝茶聊天。我把自己这种感觉跟他说了,他笑了,说:“世界从来就是这么乱的。你只不过是从前还年轻,无所畏惧也顾不了那么多而已。” 老程确实是“过来人”, 刚解放时父母跑到台湾,又辗转移居到马来西亚。他青年时独自留学美国,后因马来西亚排华又移民加拿大,在金融圈里待了30年仍乐此不疲。说起每个年代的“乱世”,老程如数家珍:70年代越战之后美国经济的混乱、滞胀(经济停滞 + 通货膨胀)、罢工潮、水门事件;80年代里根的共和党政府的减税、自由经济政策鼓励商业发展但同时发生的与苏联军备竞赛、四处出兵颠覆左翼势力政府、柏林墙推倒以及不久之后的苏联解体、日本的房地产泡沫从几乎买下整个美国到最后崩溃导致“消失的十年”;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到科技股泡沫破裂、临近千禧年对Y2K千年虫的恐慌;新世纪伊始的911、反恐战争和美国出兵伊拉克、美国次贷危机、欧债危机以及最终爆发的金融海啸……只是,每一个“乱世”,其实影响最大的都是那个时候的“中坚人群”—40岁到50岁的“有产阶级”。

比如温哥华在迎接1986年世博会前,1980一年时间房价曾经猛涨一倍! 但不久就暴跌打回原形,过了近十年才回升至之前的高点。而之后一波是因为香港回归而大量香港移民涌入炒高房价(1991~1994),同样的,当尘埃落定房价回落后,9年后才回升到之前高位。我们对此“乱世”无所感,是因为那时中国大陆根本还是与世隔绝的两个世界,即便有机会来到美加,还是毛头小子一个,外加新移民身上一个子儿都没有,谈什么投机、财富转移、社会阶层翻盘?后来科技股泡沫时刚开始赚点钱,但仍旧是三十来岁打工仔,炒股就算赔光了还有生产力在。反观当时的“中坚人群”—40、50后的台湾香港投资移民,很多人毕生积蓄套在地产中苦不堪言,更惨的是押注“前途无量”的科技股最后付之东流。多少家庭由盛转衰,人生从此改变,他们是否也曾唏嘘慨叹,“淘尽了世间事,成功失败,浪里看不出有没有”?

我顿悟。不是世道乱,是我心乱啊。我跟我周围的60、70后的朋友们,人到中年了。我们成了这个时代的“中坚人群” — 事业有了些基础,圈子里有了些人脉,肩上多了责任,决策多了份量,贪婪与恐惧在我们的身上有了充分的食粮,得以无限扩大。是我们造就了这个时代!

2016年投资怎么做?

那2016投资市场该怎么做呢?要看你是怎样的人,怎样的心态:是投机,还是投资?市场循环起落从来就没有停过,而无论是在风光无限的牛市还是在如临深渊的熊市,总有独具慧眼的投机人和坚定不移的投资人能从中取胜。关键是我们是否认清了自己。要做索罗斯的,就得 “稳、准、狠”,时刻警惕着不可有一时怠慢。毕竟,赌场里罕有常胜将军(如果赢大了还要小心庄家、黑道来找你麻烦)。要学巴菲特的,就得耐得住寂寞,坚守自己对公司内在价值的判断。毕竟巴菲特从11岁那年投资第一支股开始,至今拥有的633亿美元财富。但其中的99%,627亿都是他50岁以后才实现的!

我呢,还是那两样:价值创造。投资管理人,以及所投的公司管理层有没有洞察力,前瞻性,执行力,还有说到做到的责任心。(详见另一原创文章《价值投资人要具备的“五不”》)人有了,而又能提供市场真正需要的产品或服务而持续盈利创造价值的,再动荡的股市,再莫测的宏观经济形势,又有何惧?这是我们的时代,不定的未来,皆由我们创造。

仅以此文致敬即将到来的新年。2016年,我已准备好了,你呢?

作者|Jessica Wa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