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说起投资,我们往往马上想到回报、波动性、本金风险等等的“硬指标”。但最近有个客户发牢骚:
“你们这些做投资的,个个都是专家,都说自己做得最好。报纸上的广告也是,这个8%保证收益,那个说6%稳赚不赔,我们这些外行老百姓信谁的好呢?”
说得也是。所以今天总结出两个“C”,是我认为很多人不太留意的、但是对做出正确投资决策至关重要的“软指标”。
Conflict of Interest
第一个“C”,是“Conflict of Interest”, 即“利益冲突”。如果帮你做投资决策的人,本身会受益于你做出的选择,则此人与你便有了 “利益冲突”。受益越多,冲突越大。有一个客户,由地产经纪带着去看了一处价值3千万的商铺物业,如果成交了经纪人的佣金高达二十万。无论这个经纪人品口碑如何好,他关于这笔投资给出的建议也有利益冲突之嫌。本地的机构投资人和高资产私人客户在寻求资产管理人时,一般不直接去找哪间银行或金融公司的销售人员,而是通过独立的“Consultant”,即专业咨询公司去帮它们对不同资管人进行分析比较,拿出100%独立的报告来帮助决策。当然,雇用独立专业咨询机构是有成本的,但对于资本投入较大的客户来说不仅是必需的,而且性价比也是极高的。试想一项三千万的投资,拿三十万(总投资额1%)找专人做调研报告,看似很多钱,但如果调研发现是有潜力的项目,例如年收益可达8%,则调研成本只是第一年收益的1/8。但是,如果调研发现了潜在问题而能及时收手,则这1%的投入避免了100%的损失!
Common Sense
第二个“C”,是“Common Sense”,即“基本常识”。衡量投资的时候,如果有悖一些基本常识,则要三思而后行。比如投资界的“万有引力定律”:“If something sounds too good to be true, it probably is.”(听起来好得不现实的东西,可能就不是真的)。好像前面提到的商铺物业,卖方说怎么怎么赚钱,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:“这么好,为什么要卖呢?”对方回答了种种原因后,我就会想:我要变成了业主,会面临同样问题,我能解决吗?我确信能比卖家经营得更好吗? 再把概念引深一步,“基本常识”还指投资所在地大环境下的一些基本规则和规律,了解这些是所有投资人成功适应、并利用一个新环境的先决条件。例如传统金融产品即股票或债券的投资(所有的开放式基金、ETF、银行保本票据等等都是用这两种基本“原材料”做出的产品),具体就加拿大来说,在十年期国债利息不到3%、经济增长不到4%的情况下,任何高于5%的保本投资许诺或超过8%的回报许诺都有悖基本常识,值得推敲:高息又保本的,有什么信用风险?高回报是未来可持续的增长吗,还是过去几年跟着大势水涨船高?基金经理人凭什么能保持超越同侪的回报呢?
听起来简单的两个“C”,如能熟练运用,则投资路已走对了一半。特别是在做重大的投资决策时,用这两个“C”先把把关,可能会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弯路和损失。
作者:Jessica Wa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