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读:之前发布的《2015谈投资-你准备好了吗?(上篇)》谈到了投资秘笈中的前两个招式:这是一场乌龟终赢过兔子的比赛和选择投资管理人(或产品)要经得住的“三比”。这一期与您探讨第三条秘籍:Talk is Cheap. 做点有意义的事!


Talk is Cheap.

做点有意义的事!

油!油!油!前段时间一翻开报纸或各类媒体,到处都充斥着关于油价的最新消息以及种种对油价走势的预测。没过多久又是A股的“大风骤起”,和突如其来的119的暴跌。在微信朋友圈上,大家的讨论中心和整体的心情,似乎都被一只无形的手牵着。这不,A股反弹了两天,身在太平洋彼岸的我,似乎都感觉到空气中有种松了口气的味道。这里我想大声说的是:不要浪费你的宝贵时间和精力被这些嘈杂的投资市场的“最新动向”所干扰,做点对自己来说有意义的事情!

什么是“有意义”?

这里的“有意义”,指的是对你的财富有长远的积极影响的措施。曾经有个对投资很有兴趣的朋友,有一次跟我聊他怎样看好未来的淡水资源, “现在投资在水资源上就拥有了未来的液体黄金” 等等。我其实是很同意他的论点的,于是问他准备怎样利用这个机会? 他说有个顾问介绍了一支专投未来稀缺资源的基金,当然了,因为是个概念基金,风险比较大,所以就投资了一万加币 “放在那看看”。我一时无语。且不说这种概念型的投资往往是听着有道理,但变为现实乃至建立盈利的商业模式可能要十几年(比如多年前的围绕 “婴儿潮一代人老龄化产生的商机” 的概念基金,或者是自从戈尔拍了电影《难以忽视的真相》揭示全球变暖问题之后兴起的一批“可再生能源的研发”类的概念基金),普通散户的投资人根本没有这个耐心等到收获的那一天。就假设这笔投资被他说中了,明年就翻了一番。So What? 显然靠这点钱退休是不够的。但为了在此基础上赚更多的钱而扩大投资规模,比如投进一百万、一千万,又不敢,因为自己也知道,这属于投机,风险太大。所以在我看来,这个朋友投入这些宝贵的时间和精力,就属于没什么意义,因为没有得出一条持久的,能付诸实施的,可重复的,可扩充规模的增长财富的战略。有他这样的兴趣和钻研精神,如果有大量资本的就多读些关于投资届泰斗的书,仔细研究一下人家的成功策略,进而寻找并聘请适合自己的专业团队从而系统性,有风险控制地进行投资;如果没有资本的话真还不如专注于本行,要么精研专业技术提高收入,要么自己创业积累财富。对于每一个普通人来说,针对投资市场之 “走势” 的种种分析和预测就如同香港报纸赛马版上的《马经》:你说“大富贵”会赢,与我何干?

成功投资的公式

对于一个有资本实力的,又想要投资增加财富的人来说,什么是比较有意义的事呢?首先,不要理会随机的事件和市场的波动。所有事情都有其两面性。随时随地都有机会(当然在一片惶恐或怀疑声中机会更多)。成功投资的公式 =看准可持续盈利的健康商业模式 + 规模化的投入(最好是阶段性持续不断的投入)+ 分散投资 + 长期持有。你一定会得到可观的回报。脍炙人口的例子包括股神巴菲特在70年代开始看好华盛顿邮报并坚持投资,其1千1百万的成本增至最近的10亿,40年增长90倍。

这个公式也能解释华人在海外投资的一个 “怪现象”:投资什么都不行,只有房地产赚钱。虽然比较而言,股市比房地产在过去几十年里增长的要快得多。我曾做过这样一个案例,1975年时在温哥华的一幢价值10万的独立屋,如今估值在一百万左右。然而当时投资在美股S&P指数的话,那10万已增长为2百60万!可是为什么现如今坐拥百万房产的老华侨比比皆是,在股市中以十万赚了百万的投资人却凤毛麟角?原因是房地产作为投资的一种,它能够提供稳定的租金(或替代自己租房的费用,等于变相的收入),这一点符合了 “可持续盈利的健康商业模式”;通过房屋贷款实现了“规模化的投入”;分散投资没能做到(因此房地产投资地点的选择就是非常重要的,这也是最大的风险所在);但最重要投资人比较放心房地产,因为它是“实实在在”的,不会破产而令你血本无归(虽然98年亚洲金融风暴时香港人的 “负资产”以及美国09年房地产泡沫破裂时大批的破产清盘一样惨烈),而且它的流动性差,不能说卖就卖。这间接地促成了投资人能够 “长期持有”。2008年金融风暴时,其实美国蓝筹股指数S&P100跌幅35% 左右,且第二年已经反弹回近一半。但什么也不能阻止上千亿的资金仓惶出场。相反的,房地产市场虽然也大幅下跌(我记得很清楚09年时温哥华一发展商将定价70万的新楼盘降至50万售出),但房地产投资人多数选择了继续持有,出租,甚至加大投资购置更多物业。所以说,华人投资房地产的成功,其实是 “歪打正着”,更好的投资渠道有很多,但不能对抗贪婪和恐惧的心魔,再好的投资也是枉然。

开源很重要,节流更关键

其次,“开源”的同时,别忘了“节流”。追求高回报,必然要承担相应的高风险。其实还有一样没什么风险,但对增长财富同样有意义的法宝:少缴税。在加拿大投资产生的收益,要纳入个人所得税,最后落进口袋的是缴税后的净收益。因此,利用合理手段节税、延税并将省下的资金继续投入复利增长,长期来说对财富的增加是有巨大影响的。下面的例子,两个投资人同时每年投资5万,20年(总投资1百万),假定6%的年增长。之后的30年每年取15万出来用。能利用节税产品和策略的投资人(蓝线),比普通投资人(黄线)不仅累计增长多10% (4百40万 vs. 4百万),而且最终剩余财富多1 百20万,节税策略的影响高达投资总增长的四分之一!

—待续

作者:Jessica Wang